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男子足球曾在哪一届世界杯进入了决赛圈,以及1986年世界杯决赛bt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北京时间9月10日23时,中国男足国家队(简称“国足”)将客场挑战马尔代夫男足国家队,开启2022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40强赛征程,正式踏上第12次冲击世界杯决赛圈之旅。四年一轮回,整装重出发,经过主帅里皮回归、球员归化等一系列强势操作,战绩低迷的国足能否焕发新机,创造新历史,全国球迷都在翘首以盼。
2022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国足赛程
40强赛首秀对阵马尔代夫 国足不可掉以轻心
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分三个阶段进行,40强赛属于第二阶段,将决出8个小组的第一名和成绩最好的4个小组第二名,进行第三阶段12强赛的角逐。在40强赛中,国足通过此前的抽签分在A组,同组还有叙利亚、菲律宾、马尔代夫、关岛4支队伍。40强赛分主客场制,一共有10轮,每队均要进行8场比赛,2019年9月5日首轮开打,最后一轮则要到2020年6月9日。
国足作为A组的第一档球队,最强大的对手无疑是第二档的叙利亚。国足当前世界排名第71位,叙利亚则排第87位,国足此前与叙利亚共交手过12次,取得7胜2平3负的战绩,占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一届世预赛12强赛中,国足对阵叙利亚仅取得1平1负,未尝胜绩。除此之外,国足对阵同组的其它三支球队的历史战绩,保持全胜。
9月5日A组已进行首轮的两场比赛,国足轮空,叙利亚客场5-2大胜菲律宾,马尔代夫则客场1-0险胜10人关岛。国足第二轮客场挑战马尔代夫,迎来40强赛的首秀。马尔代夫当前世界排名第152位,球队基本由半职业球员组成,从绝对实力上很难对国足构成威胁,但近些年来马尔代夫足球进步不小,并曾在主场0-0逼平过强大的韩国队。国足长途跋涉加上当地的天气闷热潮湿,场地条件比较简陋,切不可掉以轻心。
2019年9月2日,中国男足广州首练,艾克森在场边接受媒体采访
里皮回归+球员归化 能否带来意外惊喜?
对于这支国足来说,主教练里皮是绝对的门面和看点,意大利人的带队经验和临场调度能力都是世界级的。在上一届世界杯亚预赛12强赛中,里皮曾临危受命,率领原本小组积分垫底的国足奋起直追,差点上演大逆转,可惜最终功亏一篑。在今年的亚洲杯上,里皮带队仅打进8强,或因对部分球员的表现不满,或与中国足协在续约上没谈拢,里皮随后挂印而去。此后国足陷入短暂的动荡期,里皮最终“二进宫”回归执教,让球队重新有了主心骨。
折戟2018年世界杯12强赛的残酷事实表明,孱弱多时的国足,即使引进世界级的名帅,也是难以晋级世界杯的。为解决国足人才凋零,球员平庸的窘境,国足大胆地进行改革尝试,划时代地引入归化球员。效力于北京国安的李可(原籍英格兰)成为国足史上首位归化球员,艾吉森(原籍巴西)则成为首位非华裔血统的归化男足国家队队员。
尽管关于“归化国脚”的话题引起了舆论热议,但对于现阶段的国足来说,如果没有归化球员的加入,要想打进2022年世界杯,机会渺茫。放眼国际足坛大环境,球员归化似乎已蔚然成风,世界杯冠军法国、亚洲杯冠军卡塔尔、近邻日本等都从归化球员中尝到过甜头。仅在2002年唯一一次打进世界杯正赛,并已连续缺席4届的中国队,“归化”也许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选项,但确实是一条能接近目标的捷径。
国足出征40强赛马尔代夫客场比赛的24人大名单
阵容新老交替 武磊搭档艾克森的锋线最受瞩目
9月7日晚,国足公布了出征马尔代夫的24人大名单,李可和艾吉森均入选。从名单来看,阵容非常齐整,体现出新老交替、以老带新的特点,球员平均年龄将近28岁。39岁的老将郑智继续坐镇,原本铁打不动的主力郜林、冯潇霆、黄博文全部落选,韦世豪、杨立瑜、徐新、高准翼、姚均晟、李帅等年龄在23岁左右的小将顶替入围,其中2000年出生的朱辰杰成为队内最年轻球员。
武磊和艾克森领衔搭档的锋线无疑最受瞩目,国足近些年一直存在“锋无力”顽疾。艾克森和武磊都曾斩获过中超金靴,艾克森保持中超单赛季进球纪录和历史总进球数记录,武磊则是目前唯一一位在欧洲五大联赛效力的国家队队员,并帮助所在的西班牙人队时隔12年后再次打进欧联杯。武磊在日前接受人民体育专访时曾表示,非常期待与前上海上港队友艾克森携手一起打进2022年世界杯,创造新历史。
中后场方面,老队长郑智或逐渐向助理教练的角色转变,协助里皮管理球队。蒿俊闵将出任国足新队长,他的精准传导和组织梳理将是国足的一大利器。后防线上,老将张琳芃锁定了一个主力位置,他的经验和防守能力都是国足所倚重的。30岁的“新”人王刚,以及高准翼、李帅、朱辰杰等年轻小将都需快速成长,勇挑大梁。门将位置上,由于曾诚因伤久疏战阵,颜骏凌、王大雷和张鹭顺理成章全部入围。
当然,最终报名参赛只允许23名球员,在正式比赛开始前还将有一名球员落选,而且这仅是国足40强赛首战的阵容。里皮选人喜欢“唯状态论”,随着40强赛的深入,球员名单一定会出现变化。人生难得几回搏!当新的大幕正式开启,国足的小伙子们都准备好了吗?
作者:欧兴荣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卡车之家 原创】EQ140是第二汽车制造厂于1978年投产的民用车产品,随着它的不断投入社会,EQ140的车轮跑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成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的生力军。
EQ140拥有一系列的车型,满足了各行各业的运输需求,也给老一辈从事运输行业的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回忆。EQ140系列车型经过了几次重大改进,从最初的EQ140到EQ140-1再到EQ140-2,其各项性能水平,整车可靠性,经济性都在不断提高,产品日臻完美。
现在就让我们再次回到那段挥之不去的记忆里,一起细数曾经伴随我们奔波在公路运输战线上的EQ140车型。
第一代 1978年 EQ140EQ140装有EQ6100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99kw/135马力,最大扭矩353nm,五档直接档变速箱,8T级单级减速后桥,速比6.33。早期延用了EQ240老军帽的车头,1982年以后,改用了全新的车头,驾驶室未改变,其系列车型也开始发展,如自卸,牵引,长轴矩6x2和6x4驱动。
第二代 1986年 EQ140-1平面玻璃与曲面玻璃驾驶室并存,88年后将型号分别更改为EQ1090E和EQ1090F。
1986年,本着逐步实施的原则,以采用双层驾驶室后围,双回路制动为代表的整车28项重大改进得以全部完成,并于1986年9月全面转产,经中汽公司批准,EQ140改型为EQ140-1,酝酿多年的曲面玻璃驾驶室也大批量装车,车型细分为EQF140-1。
EQ140为单层后围弧形后窗,两侧窗后有方型冲压印,而EQ140-1为双层后围方形后窗,这是外观上的最大区别。
曲面玻璃驾驶室视野开阔,装有全新的组合仪表盘,各种警报灯,灯光雨刮组合开关,高保真收放机,天窗...舒适性和操控便利性得以提高。
1988年按照国家新的机动车型号编制,EQ140-1和EQF140-1型号分别改为EQ1090E和EQ1090F,并在1990后,加宽了保险杠(上下宽度),增加了前雾灯,后尾灯改为仿五十铃的组合式。
EQ1090F/140-1标厢
EQ1090F1/140-47 4.7m轴矩 5.3米车厢
EQ3090E/340-1自卸车
EQ1130F/144 8T载重车,6x2驱动,后桥速比为6.83,发动机,变速箱同EQ140。1984年小批量试生产,浮动桥举升装置于1985年通过工厂定型。
EQ155,为6x4驱动,非贯通桥,底盘传动部分与EQ245三吨半越野车相同,EQ6105汽油机,165马力,扭矩420nm,速比6.83,变速箱同EQ140。适用于重型货物和较差路况,1983年4月定型,产量较少。
EQ140B后改为EQ141-1,4x4驱动,装有EQ240前桥和分动器。1982年9月投产。
EQ140-1k,半挂牵引车,速比为6.83,其它与EQ140相同。1982年9月投产。
EQ140-1c是二汽专门为高原1000-3000m地区开发的高原车型,于1981年5月投产。外形及整车结构尺寸与EQ140-1相同,发动机作了相应调整,提高压缩比至7.2,采用双缸空压机,双腔分动化油器,增加了机油散热器,后桥速比改为6.83。高原东风的最大用户是成都军区驻雅安某汽车团,长年行驶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川藏线,用他们当年的话说,在国产车中唯独只有东风车能够在川藏线恶劣的外部自然条件使用!
在80年代,二汽在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的同时,还在着手柴油车的开发,使EQ140从汽油机发展到柴油机,更好的满足用户使用需求。于是在EQ6100的基本础上设计制造了EQD6102柴油机。EQD6102柴油机最大功率88kw/120马力,最大扭矩343nm,1984年3月通过定型,同年12月试装在EQ140车上。
1986年,装有EQ6102柴油机的EQ2D140小批量投放市场,在保持EQ140汽油车原有性能水平的同时,经济性提高30%。虽然最大功率和扭矩都略小于汽油机,但由于柴油机高速扭矩较汽油机大,大扭矩的转速范围宽,最高档的加速能力还优于原汽油车。这是二汽第一款定型的柴油车。
1983年,二汽成立了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公司,并与法国雷诺公司合作,将133马力的雷诺797柴油机装在EQ140车上,组成总重11吨的载重车EQD142,自卸车EQD342,出口到菲律宾,喀麦隆等地,并派出技术人员负责维修保养,配件供应。
1984年10月23日,中国远洋货轮“风益”号缓缓驶入马尼拉港,从船上卸下一辆辆崭新的EQD342自卸车时,人们都相互传告“中国汽车到了”,侨胞们引以为荣,技术人员经过察看后,连声说“艾若斯,艾若斯”,(菲律宾语 好 的意思)。
第三代 1994年 EQ1092F/140-2 (东风征服者)1994年5月,新一代的东风EQ1092F/140-2历经8年,62项改进后全面转产。EQ1092F/140-2的改进重点为:提高可靠性,操控稳定性,改进驾驶室密封,内饰及外观质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及满足7258-87的各项要求。
改进后首次大修里程可达250000km,燃油消耗降低5%,虽然各总成件没有发生改变,但整车使用性能得以很大提高,整车综合水平达到了国际八十年代中后期水平。
EQ1092F/140-2内饰吸收了日柴产部分技术,在不改变驾驶室的情况下合理布置操作件以加大乘座空间。走进驾驶室,内部焕然一新,仪表盘新颖别致,加大的后视镜设计在左右车门,重新设计的换档杆,钢丝拉线手制动,吊挂式踏板,液压式离合,操控得心应手。根据我国南北温差,设置了两档调速的暖风系统,并预留了空调蒸发箱位置。
随着柴油化的发展,EQ1092F/140-2系列车型除了装备EQ6100汽油机,EQD6102柴油机外,还可以装配大马力的湖动6105,玉柴6105等机型。其中装车量最大的YC6105QC,最大功率105kw/143马力,扭矩402nm,动力大省油,可靠性好。
底盘方面重点提高行驶稳定性和制动随动性,后悬挂采用前低后高布置,配合前悬挂前高后低,充分利用了前后轴的轴转向,从而解决了EQ140存在多年的制动侧滑,甩尾问题。 一直重视提高EQ140车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这就是为什么在西南,西北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东风车能够长期占据重要市场的根本原因。
第四代 1997年 EQ1094F6D (东风运煤王)西南,西北是EQ140的重要市场,尤其是西南高原。为了适应高原环境,多年来各中型载重车柴油机厂一直围绕增压技术做工作,但都因技术不过关没有推向市场。唯独东风EQ6BT发动机开创了增压柴油机的先河。
在EQ1092F基础上装配了EQ6BT低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06.6kw,145马力,最大扭矩441nm,比装YC6105QC的车型动力大,油耗低,即使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功率也只从106kw降至93kw,扭矩从441nm降至388nm,整车各项性能具有不可比的优势,但因6BT发动机早期生产规模小,整车价格高迟迟没有推向市场。直到1997年,装有6BT发动机的EQ140系列车型终于批量生产,型号为EQ1094F6D,又名东风运煤王!
EQ1094F6D装配了高增压6BT发动机,最大功率118kw/160马力,扭矩558nm,底盘全面升级,加强了各部件。轴矩由EQ1092的3950mm加长到4200mm,离合器由原325mm加大到350mm,变速箱由原A121五档箱改为A130六档箱,最高档为超速档,后桥为新开发的9T单级减速桥,速比6.83,半轴螺丝14颗,轴头部分比原EQ140轴头加大,车架,悬挂部分都进行了加强。
车厢长度也较原来的标厢4米有所加长,内部尺寸为4470x2294x1100mm。外观上最大的亮点是加高到1100mm的双层车厢板,配以全车敦煌红涂装,非常漂亮。红色,也由此逐渐成为了主流。
同期开发的还有EQ1094F6D系列的自卸车,牵引车底盘。
EQ3094F6D自卸车,举升装置由原来的双液压缸后顶改为了单缸中顶。举升质量加大,稳定性提高,也解决了后顶结构车厢纵梁受力不好的情况,提高了可靠性。同时还可以选装玉柴YC6108Z 180马力增压发动机,更适合山区,工地复杂路况运输。
EQ4094F6D牵引车底盘,轴矩缩短至3600mm,机动灵活,可选装带卧铺的一排半驾驶室。
EQ1094F产品线的完善,预示着EQ140车型迈向颠峰,走向最后的辉煌。EQ140凝聚了无数老一辈汽车研发工作者的心血,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逐步被平头车取代,留给我们的,除了这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更多的是占据在心中无穷的记忆,这些记忆永不退色!谢谢大家观看!
本文特约作者:易乐2011
关注卡车之家,网聚卡车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