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06世界杯中文解说,以及06世界杯决赛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基本的介绍
2006的英格兰队,被广泛认为是历史上阵容最强盛的英格兰队。主力阵容的球员均处于当打之年,并且除了门将位置上受累于英超豪强普遍选择外籍门将而明显星味等级不足外,其余位置都是星光熠熠。
借着英超强势崛起的东风(当时已经取代了意甲欧洲第一联赛的地位),以英超球员为主的英格兰队(哈格里夫斯来自于德甲、贝克汉姆来自于西甲),带着各家媒体冠以“史上最强英格兰队”的封号,开启了力争夺冠的世界杯征程。
主教练能力
瑞典人埃里克森,作为高傲的英足总聘任的第一位英格兰队外籍主帅,执教履历丰富(至于执教经验嘛,emmm),但应对媒体的能力之差(被英格兰媒体的“酋长门”戏弄)、应对逆境的能力之渣,成为了这支球队的短板。
人员和战术
这支英格兰队,主要阵型为4-4-2,实际比赛中也会调整为4-1-4-1或者4-4-1-1。
门将位置上,能力一般、但发挥稳定的保罗-罗宾逊(直到2008年欧洲杯预选赛的低级失误名场面),取代了发挥不稳定的大卫-詹姆斯,热身赛对白俄罗斯队因为一己重大失误导致球队落败的罗伯特-格林只能在板凳席末端看守饮水机。
后防线上,健康的里奥-费迪南德和没有暴露自己人品问题(2010年的友妻门)、异常勇猛的特里,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主力中卫组合;左后卫阿什利-科尔是当时的世界第一左后卫;右后卫加里-内维尔经验丰富,与主力右前卫贝克汉姆合作异常默契,除了位置感较差之外,没有短板;替补席上,正面防守能力出色、对抗能力强的坎贝尔担任中后卫替补;意志顽强、可右可中、但运气不佳的卡拉格担任右后卫替补;防守可靠、助攻能力出色的布里奇担任左后卫替补。
中场方面,当时世界上最强的两个全能型B2B中场兰帕德和杰拉德的“双德”组合担任中路主力;勤奋(经常给加里-内维尔补位)且脚法出众的贝克汉姆担任主力右前卫;才华横溢、技术出众、但发挥不稳定的乔-科尔担任主力左前卫;全能型中场卡里克只能担任双德替补;作为英式边锋的伦农和唐宁作为边路替补;体能充沛、防守积极但身体脆弱的哈格里夫斯,作为中场变阵和调整的奇兵。
锋线方面,前任金童欧文,现任金童鲁尼(大赛期间有伤),身高201公分、脚下技术不俗的克劳奇作为主要的选择;年仅17岁的少年天才沃尔科特更多是来学习和观摩大赛的。
具体的征程
小组赛首场比赛,面对防守能力出众、且和英格兰队打对攻的巴拉圭队,英格兰队靠着贝克汉姆任意球造成巴拉圭队的乌龙球,以1:0小胜过关。
小组赛第二场比赛,面对世界杯新军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队,久攻不下之时,还是靠着贝克汉姆的传中,由克劳奇打破僵局,并由杰拉德锦上添花。
小组赛第三场比赛,遇到英格兰队的传统劲敌瑞典队,欧文的突然重伤彻底打乱了球队的部署,虽然靠着乔-科尔的天外飞仙的神仙球以及杰拉德的破门得分,以2:2保持不败,但球队前景变得不乐观。
乔科尔的天外飞仙
巨星的时刻
16进8的比赛中,英格兰队遭遇了厄瓜多尔队,本场比赛英格兰队踢得非常艰难,关键时刻,贝克汉姆的贝氏弧线又一次带领球队前进,但这也是贝克汉姆在世界杯以及英格兰队的最后一粒进球。
贝克汉姆的圆月弯刀
草草地出局
八强大战,英格兰队又一次对战葡萄牙队。本场比赛,英格兰队主动变阵为4-1-4-1,哈格里夫斯首发担任后腰,鲁尼担任单前锋,但比赛的进成却充满了意外。下半场开始不久,贝克汉姆因伤下场,就此永别世界杯;莽夫鲁尼又被葡萄牙队算计被罚出场。场面开始被动的英格兰队,还是靠着自身的顽强防守能力,挺到自己并不擅长的点球大战,然后面对着两年前在欧洲杯上点球淘汰自己的葡萄牙队,以及在那场点球大战中一战封神的里卡多。
贝克汉姆因伤被换下
鲁尼被暗算罚下
然后毫无意外的,兰帕德、杰拉德和卡拉格的点球均罚失,英格兰队黯然出局。
贝克汉姆的黯然神伤
写在最后的
在双德巅峰的时代,始终没有解决好双德的合理使用,是英格兰队的一大顽疾。但以本届大赛来看,如果主教练能够给予杰拉德足够的进攻自由(本届赛事英格兰队的最佳射手)、给予兰帕德足够的位置自由,则很有可能取得奇效。
另外,球队主帅如果是硬汉阿勒代斯或老狐狸雷德克纳普,也许可以走得更远。可惜,教练席上的埃里克森是个色厉内荏的懦夫,平庸和无能毁了这支英格兰队。
06年德国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最后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32强赛,每组4队分为8组,小组第一名晋级,参加第二阶段的8强赛。当时的中国队,整体实力并不弱,02年成功进军世界杯,04年本土亚洲杯又获得亚军,也因此被视为世预赛出线大热门!
第一阶段32强赛,中国队与科威特、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分在一组,能对中国构成威胁的只有科威特队,事实上最后就是科威特抢走了中国队的晋级资格。
而中国队没能进入最后的八强赛,很是令人唏嘘,原因也很苦涩!
一、对规则不了解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可笑?堂堂一国足协,堂堂国家队,竟然连比赛规则都不清楚?但是实际情况确实如此!
97和01年的10强赛时是积分相同先比净胜球,到了06年这一届改为积分相同先比胜负关系,但是同分,胜负关系也一样,怎么办呢?
在那次世预赛赛程过半后,阿里汉在一次集训中偶尔翻阅报纸看到世预赛排名,马上问随队记者两队同分出线规则是什么,记者登录到亚足联官网才知道是先比较胜负关系再比较净胜球、最后比较进球数。此刻的阿里汉才意识到,主场踢科威特赢少了,才1:0,但认识得还不够!
在最后一场和中国香港的比赛,所有人都在计算净胜球,而忽略了进球数!中国队踢成7:0后,都认为净胜球够了,都觉得出线稳了!而科威特在最后时刻疯狂进球,和马来西亚的比分最终定格在6:1。此时中国队和科威特队同积15分,胜负关系一样,净胜球也都是13个,当时央视的一名解说还以为是再踢一场附加赛,但是实际上还要比进球数。然而中国队进球数为14个,科威特进球数为15个!因为进球数少于科威特,国足被淘汰......
积分相同比胜负关系,胜负关系相同再比净胜球,净胜球相同,再比进球数,这一规则直到中国队被淘汰,中国足球界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搞清楚,包括教练组......
现在看来,可笑又可悲!付出惨痛的代价,完全是因为对规则的漠视!
二、实力不足+轻敌+内政混乱
首场比赛,中国队对阵科威特,全场轰出了18次射门,而科威特0次射门,但是最终结果只是中国队1:0小胜,锋线实力不足暴露无遗。本场比赛,中国队还有个好球被吹,这也直接影响了最终的结果!
客场打香港,主客场打马来西亚,因为中间穿插了亚洲杯,又是对阵鱼腩球队,全队都思想松懈,准备不足,状态没有调整好!三场比赛中国队都打得非常艰难,客场最终都是1:0小胜,主场对阵马来西亚,又罚丢点球!而这三场比赛,本该是拿净胜球的最好机会,轻敌+实力不够的问题再次暴露出来!最惨的是主力中后卫郑智累计黄牌,将缺席对科威特的第二回合比赛,这在事后看来,很致命!
而且当时,足协为了奥运战略,一批优秀的国奥球员禁止招入国家队,直到国奥队被淘汰后,才允许入选国家队,这直接导致国奥球员在国家队配合生疏!这也为之后的失败埋下伏笔。
郑智+李玮锋是当时绝对的主力中卫组合,十分受阿里汉倚重。郑智停赛,阿里汉不得不重组后防。客场打科威特,23岁的张耀坤代替郑智,22岁的孙祥代替孙继海出场,最终孙祥冒失铲球导致科威特进球,中国队客场0:1落败!!这场失利,直接葬送了中国队的直接晋级资格!用张耀坤替郑智是无奈,那为什么用孙祥而不用孙继海?04年的孙继海,正处巅峰,后场全能啊,为什么不用?据说是主教练和中方教练组意见不合,最后主教练阿里汉妥协......
三、外交失败
最后一场,中国对香港,科威特对马来西亚,所有人都知道这两场是默契球!但中国队和香港队踢得遮遮掩掩,生怕被人看出来一样,一直控制着进球数。因为不了解规则,7:0之后,甚至以为净胜球够了,国足就放慢了节奏,不想进球了,搞笑的是,还被扑出一个点球。
而科威特对马来西亚则外露得多,最后时刻借口修球网,拖了5分钟,就在这5分钟,科威特队掀起了进球狂潮。而中国队此刻竟然失去了科威特这场比赛的信息!教练组、足协官员、记者、包括场上球员都不知道科威特进了几个球!最后的几分钟,中国队也没有再进球!最终结果科威特6:1大胜马来西亚队,进球数超过了中国队!
这么关键的一场比赛,任由科威特和马来西亚抒写各种故事,最后时刻甚至连比赛信息都接收不到,足见中国足协在亚足联的地位和几乎不存在的外交了。
这届预选赛,真是国足最窝囊的一次!可以肯定地说,以当时国足的实力,完全能够进入最后的八强赛,甚至有机会进入最后的世界杯,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如此尴尬!
现在回过头来看,人祸才是主因啊!06世界杯预选赛,真真把中国足球人的智商、实力、内政、外交的各种短板全都暴露出来了!